Eng · 繁體 · 简体

News & Events

 News & Events Home
 News and Events Archive
學術研討會: "東亞文化意象的形成與變遷 - 以文學與繪畫中的騎驢與騎牛為例"
Jump To:
 
Topic:  學術研討會: "東亞文化意象的形成與變遷 - 以文學與繪畫中的騎驢與騎牛為例"
posted itemPosted - 12/03/2010 :  14:22:03

 

中文、翻譯及語言學系
學術研討會

 

東亞文化意象的形成與變遷 - 以文學與繪畫中的騎驢與騎牛為例

 

講者


張伯偉教授

南京大學中文系

 

日期: 2010年3月26日 (星期五) [修訂]
時間: 下午 4:30 - 6:00
地點: 香港城市大學 教學樓 藍區四樓 B7603室 [修訂]
語言: 普通話

摘要

在東亞地區,從漢代開始直到十九世紀中葉,以中國為中心而逐步形成了一個漢文化圈。在長達兩千年的歷史中,東亞地區同文諸國的讀書人有著類似的道德觀念、知識結構和感受方式,形成了大同小異的文明。而在中國所形成的某些文化意象,也隨著文學和繪畫作品在東亞地區的傳播而發散到周邊國家,並且在當地產生了或大或小的變化,由此而形成了“東亞文化意象”,如桃花源、四君子(梅蘭竹菊)等。作為詩人的騎驢或騎牛,也是東亞文化意象之一。

東亞文化意象的發源地在中國,無論是桃花源、四君子,抑或本文所論述的騎驢等。她既見之於詩人的吟詠,也在繪畫中有所表現。

文化意象的形成是一個過程,是由普通意象、個人意象逐步發展為集体意象,又經過文學家和藝術家的提煉和反省,從而塑造了一個典範,並且充實了其文化內涵。比如中國文學與繪畫中的孟浩然騎驢,就是這樣一個典範。而詩人騎驢與騎馬相對立的架構,也代表了在朝與在野、出與處、仕與隱相對立的不同的追求。

文化意象在流傳過程中,其形式和精神也會發生變遷,從而與其本來面目出現異同。這與接受地的文化環境、藝術氛圍甚至物產風俗都有關係。如騎驢意象在高麗、朝鮮的文學中往往為騎牛意象所取代,而在精神上卻延續了中國文學騎驢意象的傳統,其觀念中與騎馬之對立關係甚至更為緊張和尖銳;反之,日本文學中全盤接受了中國文人騎驢的外在標誌,但卻消解了騎驢和騎馬相對立的架構。
雖然在東亞地區,作為姊妹藝術的“詩畫一律”的觀念深入人心,然而文學與繪畫仍然有其各自不同的傳統,表現在社會功能、審美追求等各個方面,由此而影響到文化意象的變遷在不同藝術門類中的差異。比如高麗、朝鮮時代的文人在文學中往往以騎牛取代騎驢,但在繪畫作品中,則仍然大量出之以文人的騎驢圖,至今也未發現文人騎牛的畫面。其根源還是在文化意象產生地的中國,文學和繪畫是兩個相通但並不相同的傳統所導致。

從東亞文化意象的整體觀察中,可以比較出三個地區的不同特色:就文學的政治性而言,朝鮮半島最強,日本最淡,中國居中。就文學與繪畫的傳統而言,在中國是兩種不同的傳統,朝鮮半島的文學藝術秉受中國的影響,亦為兩種不同的傳統,而日本由於其文學傳統中的“脫政治性”傾向,因而與其繪畫傳統最為接近。

 

 

 

講者簡介

張伯偉,1959年1月生,南京大學中文系文學士(1982)、文學碩士(1984)、文學博士(1989)。歷任南京大學中文系助教、副教授、教授、博士生導師。曾任日本京都大學文學部外國人研究員(1992),韓國國際交流財團特邀研究員(1997),日本京都大學大學院客座教授(2000-2001),韓國外國語大學校中文系客座教授(2003-2004),臺灣大學中文系客座教授(2007-2008),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客座教授(2008-2009)。現為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、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高級研究院特聘教授、南京大學域外漢籍研究所所長。目前主要從事中國詩學和域外漢籍研究。

 

 

~ 歡迎各界人士參加 ~

 

 

   

 

Enquiry: LTenquiry@cityu.edu.hk