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ng · 繁體 · 简体

News & Events

 News & Events Home
 News and Events Archive
從語言文化接觸的視角看吳語和徽語的形成和發展
Jump To:
 
Topic:  從語言文化接觸的視角看吳語和徽語的形成和發展
posted itemPosted - 18/01/2001 :  10:31:56
Department of Chinese, Translation & Linguistics & Institute of Chinese Linguistics Joint Seminar 從語言文化接觸的視角看 吳語和徽語的形成和發展 By Professor Cao Zhiyun (曹志耘) 北京語言文化大學 Time: 4:30 - 6:00 pm Date: Monday, 19 March 2001 Venue: CTL Conference Room B7533, CityU
提要
語言接觸的背景是文化接觸,文化接觸取決於政治、軍事、經濟、地理、交通、移民等多方面的因素。語言文化接觸的視角對於研究成片方言的形成和發展變化十分有用。例如徽語雖然現在劃作獨立的方言區,但從其形成來看,卻是三國以後吳語傳入並融合當地山越語言成分的結果。吳語和閩語的前身是古“江南方言”,吳、閩分立的時間大約在西元10世紀五代十國時代。吳、閩之所以能夠發展成爲今天這樣兩個差別很大的方言,主要原因一是行政上的分立;二是吳語經受了“中原-江蘇”方向的北方漢語的強烈沖刷,面貌發生了巨變,而閩語所受影響甚小;三是北方人經“中原-江西”途徑大規模移民福建,造就了福建地區方言的獨特面貌。在吳語區域內,浙南地區因地理交通等方面的原因,受北方語言沖刷最輕,是吳語中的“山裏話”。南部吳語和北部吳語的關係可以看作是老吳語和新吳語的關係。在一定程度上,南部吳語、閩語和北部吳語的關係也可以看作是老吳語和新吳語的關係。 曹志耘,男,漢族,1961年出生,中國浙江省人,文學博士(中國山東大學文學院漢語言文字學專業),北京語言文化大學教授,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專業博士研究生導師,《語言教學與研究》雜誌主編,《語言研究》雜誌編委,北京話研究中心主任,方言與地域文化研究所常務副所長,中國語言學會理事。主要研究領域爲漢語方言學、社會語言學、語言與文化,研究成果有《嚴州方言研究》、《金華方言詞典》、《吳語處衢方言研究》(合作)等以及論文近百篇,曾獲得“中國社會科學院青年語言學家獎金”和“北京大學王力語言學獎金”。2000年11月至2001年4月在香港中文大學從事研究工作,在此期間的聯絡方式爲:通信:香港中文大學聯合苑D1座,電話:26036782,E-mail:caozhiyun@sina.com。
Enquiries: 2788-8705 ___________________ All are welcome ____________________
   

 

Enquiry: LTenquiry@cityu.edu.hk